头叩地,在接受太子与皇后已死的事实后,嗓音慢慢恢复平稳。
到底是官至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见惯风浪,瞬间就明白了皇后与太子为何而死。
“左相为保你们父子三人清白,率百官在宫外长跪不起,就连今日的雷雨也浇不灭他们的忠义之心。”皇帝笑了笑,“崔卿,你果然是桃李满天下,在朝中声望过人。怪不得,吏部尚书一职,这么多年以来,朕总想不到第二人来坐。”
“左相与百官,为的不是区区崔浩,而是陛下。臣亦恳求陛下,以大燕为重,尚须考虑易家才为大燕夺得西南大捷,莫失民心。”
“你是个明白人,朕也不瞎不聋。”皇帝垂眸,“易循景的遗孤,朕曾立誓不负他爹娘牺牲,会留他一命,与妇孺一并判处流刑。”
“陛下英明。”崔浩叩首。
“朕记得……易循景之子,原与你那掌上明珠定有婚约。”
崔浩闻言,心中一沉。
“朕的雍王,今年已二十二,是到了该迎娶正妃的年纪。”
“陛下,”崔浩的头重重叩地,发出厚实声响,“小女崔凝年幼任性,不懂礼数,断不可高攀皇子!
”
“能配得上皇后之侄的女子,又怎会配不上皇子?”皇帝笑了笑,“或者……”
“晋王,也还能再添个侧妃。”
皇帝此言相当直白。
说得如同晋王的侧妃比雍王的正妃还尊贵得多,在太子已死的情况下,背后道理不言而喻。
崔浩冷汗直冒,事关女儿,他思考的速度比平时慢上不少。
“崔卿这段时日也累了,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