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望舒叫了一声,反抓起毛笔尖,跟自家小姐玩闹起来。
望舒是奶娘许氏遗下的女儿,水患后她带着襁褓中的稚子、牵着年幼的女儿,到京城投奔亲戚无望,却好运地让同乡的夫人收留作崔凝奶娘。之后奶娘改嫁,新夫婿只愿意接纳一个孩子,崔家夫人便把望舒留下给闺女作伴,吃穿用度要比一般下人还要好上许多。
本就是夫人的半个女儿,与崔凝情同姐妹,是故院子里的婢女们也都见怪不怪。
就在打闹到一半的时候,望舒身上那本策论掉了出来。
“这是什么?”崔凝好奇拾起。
望舒把方才巷子中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只见崔凝指尖翻动,目不转睛地看着上头刚劲跌宕的字迹。
“……是写治水的,学识不错。”
“是么?我看着那名公子仗义,出身虽是低了些,但善人自有天佑。我想着,要不我偷偷替他将策论混到投入我们府中的那一堆……小姐你要到哪去?”
“不是说善人自有天佑么?”崔凝走到门边,狡黠一笑,“你这本策论来得正好!这下我有理由去找二哥了。”
明年就要科考,此时的崔府偏门外守候不少书生,他们都费尽心思将自己的文章托关系送入崔府。
尚书府偏门每日都会开一回,门一开,就能见到小厮抬起手中的书卷唱名,让投卷的考生领回自己卷子。往往学子们若能得崔府几句点评就能乐上好几日,然后按着点评再回去精进,继续投卷。
最让众人殷切期盼的,还是能有幸让小厮给请回府中,拜入崔尚书门下。
崔家世代为官,最出名的便是当朝一门三进士,不止崔尚书当年是以状元之姿入的翰林院,其长子崔奕枢更是在十九岁那年便高中探花,次子崔奕权亦是青年才俊,弱冠之年高中二甲。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