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外人过去难免受到排挤,这也是他们村学生数量不多的一大重要因素。
好多原来去其他生产大队念书的。
后来都因被排挤不愿意再去了。
如今念书的那几个,去的都是他们公社唯一的那个完小,那里学费虽然稍微贵了点,但师资力量也会相对好点。
他们公社分管的十个生产大队。
想拿高小文凭的学生都得去那边念书,小升初也在那,可能因为人员相对混杂些,反倒没有那么容易受到排挤。
同时老师管的也较严,不会像其他生产大队的初小那样偏袒本大队学生。
高芸先前对这些还真不太了解。
她以前一直以为,他们村的学区就在那个小学,同时那个小学也离他们村最近,所以才会都跑去那个小学念书。
感情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原因。
至于这些县城里的大婶,为什么会知道很多村里的事,谁家还没点乡下亲戚啥的,偶尔过年聚一聚,互相交换点各自用不到的东西时,难免也会顺带着交流一下彼此最近获知的八卦新闻啥。
然后可不就对很多事都知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