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年群体的通病,无论速胜论还是亡国论,早已扎根于心底最深处,除非物理消灭,不然无法根除。
而像他一样的国人不计其数。
“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一个人心混乱迷茫的时代,在一个外敌侵略内部割据的时代,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余华透过中年男人的影子想起许多,心中无限感慨,双目看向北方,脑海浮现那道身影,内心流露万分敬佩。
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建立新中华,面临国内外无比复杂的局面,硬生生开天辟地,换了人间。
其中难度,想想都令人头皮发麻。
“算了,还是不去想这些,按自己的计划走就行,10月20号,距离淞沪大溃败越来越近了,淞沪战败,南京受害,南京……我能做些什么?”余华脑海陷入思考,记忆浮现关于南京保卫战的资料。
淞沪会战失败,南京沦陷是必然的结果,余华改变不了,谁都改变不了,但让他什么都不做这不可能。
余华对于南京保卫战的脉络可谓如数家珍,十一月12日淞沪沦陷,日寇拿下淞沪地区,华中派遣军松井石根立即集结重兵进攻南京,意图占领南京国都迫使民国政府投降。
南京周边无险可守,结局早已注定,沦陷是必然,但作为国都又不能不守,所以问题来了,谁来守?
而一位关键人物由此浮出水面,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唐生智。
“可惜了,唐生智拿到的可是比文天祥还好的剧本,要是他在南京城破的时候战死城头,与日军同归于尽,以身殉国,历史地位之高无法想象。”余华脑海回顾南京保卫战的过程,对于主帅唐生智的行为表示感慨,千古留名和遗臭万年,他选择了后者。
以身殉国,自古最高等级的死法,这是最顶级的荣誉,在日寇兵临南京城下之际,唐生智以最高守备长官身份战死城头,不管以前有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