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其他国家唐人街的零打碎敲,中药材批发业务还是挺有搞头的。
如果捋一捋全球中药铺老板的名单、资料,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药铺的老板十之八九都是客家人,且籍贯多为福建、广东两地。
赵川芎的祖籍虽是云南,但他的母亲是福建客家,在缅甸经营中药铺多年,赵父曾是赵母家中药铺的伙计,发生了一个老板看上能干伙计招为女婿的俗套故事,所以说起来赵川芎是福建客家中药铺帮的后代。
赵母很能干,在大孙子已经打酱油的年纪怀上了赵川芎,他是家里的老十三,上头还活着七个哥哥、三个姐姐,家里的三家中药铺不管怎么分也不容易分到他手里。
没有继承家业的烦恼,他可以放开手脚在外打拼。
“川芎,金季堂是谁创立的字号?”胡一刀问赵川芎。
“赵伯伯,我也不太清楚,我上面的管事人是个英国女人,听她说头家是唐山人。”
胡一刀抚了抚下巴,“能让英国佬给自己做事,你的头家有点实力,金季堂给你什么待遇?”
“月俸两百,做到一定业绩有提成,做满一年半开始顶股,起步两厘,顶到一俸改成银股。”赵川芎眉飞色舞道。
胡一刀惊讶道:“一年半就能顶股,起步还是两厘,看来你的头家是个大方人,也看重你的能力,川芎,好好做。”
“赵伯伯,我会的。”
赵川芎从包里取出一本报价单放在柜台上,“赵伯伯,这是金季堂的报价单,还请支持一下小侄。”
“好说。”胡一刀笑眯眯地拿起报价单翻阅,一边翻一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