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老是停车,日乐模仿打造了一台发动机,点亮了发动机科技树,捎带脚又踩进了胶合板制造领域。
1926年,日乐陷入长达105天的劳资纠纷,一年后,天野千代丸背黑锅下台,幕后的股东们推川上义一上台成为第三任社长。
后面的十年,日乐经历了产销分离、实行55岁强制退休、发行债券、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声学实验室等重大事件。
1938年,日乐被军队接管,乐器制造停止,全力制造战争武器。
1945年8月,日乐的管理权回到股东手里,趁着滨松几乎成为废墟的当口,建造和出售简易房屋发了一笔小财。
进入10月,日乐喊出口号“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但凡木匠可以干的活,日乐都做,造口琴、木琴、管风琴、手风琴、家具,接木工活订单,生产缝纫机工作台、收音机外壳。
1947年4月,缓了口气的日乐恢复钢琴生产,并一只脚踩进留声机领域。然后,川上义一开小差,玩起了跨界,参加了参议院选举,大概是为了给自己造势,12月,日乐一只脚踩进报纸领域。
1949年年初,川上义一病倒,自此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于是,他将儿子川上源一带在身边,观察和运作了一年半,川上源一成了第四任社长。
川上源一自上任后,表面看起来很消停,日乐一直在乐器领域进行扩张,到处开乐器商店,但冼耀文手里的文件上附有日乐内部员工的描述——川上源一自上任以来,就有了制造摩托车的想法,日乐有一批人在从事摩托车研发。
看完所有资料,冼耀文翻回第一页,再看日乐的基本信息,日乐的商业藤本上的资本金登记只有区区1亿円,资本金类似注册资金,不能真实反映出一家企业的实力,却能反映出业务规模,日乐没有做过单笔过亿円的业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