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旨意。希望你作为东察哈台的使臣,能实话实说,而不是诓骗天朝。”
杨寓亲自上阵,这在大明王朝,太始五十年间,是唯一一次,内阁首辅亲自接见商谈邦交之事。
在这个时候,大明还没有那么多想法,方世玉也只相信杨寓能做好这件事情。
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的优越感越来越强烈。
外邦使臣?藩王使者?
派个礼部四品官接待一下,国宾馆好好招待一下,最高不过礼部尚书亲自接见一下,自大明一千七百年国祚中,杨寓之后,再无首辅接见外使之事。
在大明朝廷的严重,他们哪里值得内阁首辅亲自接见?
在国宾馆的主官带领下,杨寓同东察哈台的使臣,进了间书房,刑捕房的三名警卫,严格守卫在杨寓的身边。
毕竟是接见外臣,议论事情,而内阁首辅虽然不是皇帝,但他要是出现人身意外,对于大明政坛,乃至于整个帝国的政策执行,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为此,方世玉严格以王爵护卫的保护力度,对内阁首辅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或许也有监视的意思。
“叩拜天朝大老爷!”东察哈台的使者进了屋子,对着杨寓便要跪拜,杨寓挥了挥手道:“本官又不是圣天子,没有君臣礼,站着回话!”
“诺!”
这东察哈台的使臣,来来往往大明十数次,对大明的官场礼仪,非常清楚明白,在杨寓的面前站好,宛如一个犯人,等待着青天大老爷的审判。
杨寓道:“国书上说,东察哈台今年希望从大明境内购买玉米三十五万石,水稻三十五万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