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最广,而内阁虽在品秩上弱了六部尚书,但他们却有权力协调六部。
甚至可以驳回六部的公文政策。
当然,这也是方世玉为了防范内阁权大的举措,若是内阁权重,新君无法控制,便可以越过内阁,直接通过六部施政,甚至废除内阁辅臣。
吏部尚书的权力也是极大,掌管全国官员升迁调遣任免,类似于后世的人事部,组织部。
吏部尚书若是吹胡子,也可以盖过内阁的权力。
至于武将一方,则是以勋贵为主。
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梁国公蓝玉,及魏国公邓铭,其后一众侯爵,勋贵的人数明显要超过了文官。
“安!”方世玉将大袄铺在膝盖上,在他的脚下,便有一个无烟的木炭盆,搓了搓手,见众臣起身,方世玉道。北方的天是越来越冷了
“别耽误时间,有什么赶紧说。”
奉天殿本就极少使用,方世玉常年蜗居后宫,处理政务,也大多在文华殿决事,军事在武英殿,这种大朝会,只有每年年底才会举行一次。
吏部尚书上前一步道:“吏部统计,全国郡县一千零五十三县,除云南,乌斯藏都司,剩郡县九百八十三县。”
“五年计划中,经济发展,已有三百县达到一等县的标准,其中有一百二十一县,以远超一等县标准,甚至可直追中等府的税额。”
“另有四百县达到中等县城标准,设施齐全,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县官均已按朝廷指标,严格督促完成。”
“余下近三百县,尚处于下等县,甚至其中有一百二十五县,未达到下等县的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