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知何时开始,徐辉祖看着大明逐渐昌盛,深感自己功劳不够让子孙生活的更好,从那以后,北怔蒙古,似乎成了徐辉祖的执念。
这个执念,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从未消失过。
以往方世玉用常茂南征为借口,搪塞徐辉祖,现在交址已经基本搞定,朝廷已经开始着手遗民戍边了,现在对蒙古动手,也确实是个好时机。
然而,方世玉却摇了摇头道:“鞑靼不急,北方越来越冷了,不适合我军作战,边防军控制好现有的成果,不需在向北挺进,漠南草原在我们手里,不缺战马。”
“对付鞑靼只是早晚的事情,等过段时间,天气缓和些在说这个。梁国公,你和朝鲜交涉的怎么样了?”
方世玉回绝了徐辉祖想要北怔的事情。
自从搬来了泰安,这天气确实是越来越冷了,泰安都如此冷,边防军传回来消息,每年十月下旬,漠南草原就开始下雪了。
漠南尚且如此,漠北就更不用说了。
只要大明能控制好眼前的成果,守着整个漠南草原,枕戈待旦,漠北的鞑靼,瓦剌,诸多部落,他们除了求活,就剩下送死一条路。
至于说突破城关,攻进中原。
漠南的八万边防军,长城沿线的各地驻军,中央军从集合,到抵达最远的宁夏有半个月的时间足以。
若是大同,甚至用不上十天的时间。
他们想进来,可没那么容易!
“朝鲜还是不同意,不过我已经找到机会了!”蓝玉面色平静,七军都督府的所有人员,皆为勋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