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前几日,方世玉听取朱紫怡的意见,由朱元璋的南北榜,干脆利落的一分为二,南方学子一次殿试,北方学子二次殿试。
两次殿试,分别选中状元,榜眼,探定额,如此来,既是最快的解决了朝廷用人荒,人手短缺的问题,更是让方世玉赚足了北方学子的拥戴。
毕竟,往常的南北榜,虽然南北学子被分离殿试,但最终的状元,还是只有一个,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个北方状元来。
实则,明初的南北榜,并不算什么突然出现的事情,这分配,在宋朝就有极大的渔轮声响。
只不过是在洪武朝出现了巨大的高潮,而朱元璋也解决的让人应接不暇。
洪武三十年,南北榜的事情,朱元璋一口气杀了刘三吾,张信,白信蹈,连同洪武三十年的状元,刚刚被点了个月,一并被朱元璋车裂。
当然,这些人都只能是沸沸扬扬的南北榜的替罪羊。
而方世玉这样搞,虽然对南方学子有着极大的不公平,毕竟科举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但奈何,方世玉现在就是端不平。
不过好在一切都能甩锅给朱标,方世玉只管告诉这帮人,都是按照朱元璋跟朱标的意思办的。自己只不过是个传话筒罢了,反正这江山也是老朱家的江山,又不是他的江山,他的目的只是让大明站在世界之巅,让华夏成为主宰。
大明三年一次科举,若是长此以往的南北学子入取定额,状元,榜眼,探,应有尽有,虽然会给大明朝廷造成南北对峙乃至两方学子的对碰。
但这样的结果,也是方世玉喜闻乐见的,文人的新鲜血液补充的太快了。明末的东林党,楚党,浙党,根本就没有北方人。
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