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还好,他们可以经商,补贴家用,而且勋贵或多或少,人也是国公,世子出身,经商的话,也会得到地方官府的倾斜。
这是肯定不能避免的事情。
反倒文官,他们是被限制经商的,按照当初朱元璋改革的口号,想富甲天下,就别来做官,做官就别想富甲天下。然后,朱元璋不单单不让文官富甲天下,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应酬都被严格限制。
堂堂六部尚书,部堂高官,废除三省后,六部尚书,正二品大员,家中一个糟糠妻,独子一人。
多一个都要养不起。
从古至今,男人的人生追求,无外乎权色,做到六部堂官,二品大员,其实他们真的可以,跺跺脚,天下震动。
权力,他们已经近乎走到了巅峰,文官造反还是少的,在大明朝,更不存在文官造反的可能。
土木堡之后,有文官造反的可能,因为兵权被牢牢的控制在了兵部,在文官的掌握下,但明初期,原史上,兵权握在朱元璋手里,握在朱允炆手里,握在朱棣手里,握在朱高炽手里,握在朱瞻基手里。
同时,也握在大明战神朱祁镇手里。
不然的话,大明战神,如何能做到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御驾亲征,最终兵败土木堡,险些酿成靖康之祸。
好在有个朱祁钰,有个于谦,君臣合力,守住了北京,消灭了也先的想法。
而权力他们已经达到了巅峰,那最后的追求,无外乎就是个色字,大圣人朱熹,强取儿媳。
所谓的名儒,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风流才子,不正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