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粮食足够,先用来提升宝钞的价值。
等到过两年,航海技术成熟了,从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航海,寻找金银铁矿,朝廷的黄金储备大量上升。
在用粮食收回大量宝钞的同时,让同粮食挂钩的宝钞,随着粮食的消耗,销毁一波,控制好境内的宝钞数量,就可以将宝钞和黄金白银挂钩。那个时候,锚定物才能更换。
当然,方世玉还是知道的,金本位,银本位,都远远比不上公信力,只要朝廷强盛,没有叛乱,朝廷信誉不下降。用朝廷的公信力制定宝钞的价值,才是最好的方法。
不过,眼下的情形,并不能直接消费朝廷的公信力,毕竟地方官员的监管,信息获取还过于原始。
至于金银本位会不会让商人们联合起来,在大明境内的某一地,集中挤兑大明宝钞,造成宝钞失信的事情出现。
这种事情,实则根本不需要在意。
商人是什么东西?待宰羔羊,杀了一波又一波。他们敢集中挤兑,朝廷就敢送他们去刑场赴死。
至于说,商人鼓动这个,鼓动那个去造反。历朝历代,造反成功,哪怕是地方诸侯,在他们眼中商人,就是用来补充军费的东西。
维护大明,能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推举其他人出来,哪怕这个人有多大的能耐,没钱的时候,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让商人大出血。
相反,真正想搞动乱,造反的,永远不是商人,商人需要一个安稳的经商环境,需要稳定的政体朝廷。
虽然他们偷税漏税,但商人不是傻子,把天下搞乱了,他们能赚的只是人命钱,人命又值几个钱?
更何况,一旦国家动荡,商人就是第一批被杀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2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