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所以,藩王,朝廷,只能二选一,陛下已经选了让朝廷去北方统筹边防重镇大军,集中力量。”
“所以,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户部准备钱粮,召集民壮,工部准备开工在大都的基础上,以应天府为蓝本,修建一个大应天府三倍的新都!”
方世玉话音刚落。
户部尚书赵勉终于开口道:“殿下,此事不妥啊!”
“为何不妥?”方世玉疑惑道,赵勉不像是会阻拦朝廷大事的人,不然的话,老朱头也不会让他坐在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赵勉道:“殿下,您进献朝廷的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神物,其中玉米和马铃薯,准备在西北,辽东平原地区,大肆种植。”
“户部已经将种子发下去了,圣上派遣翰林院学子数千人,国子监学子近千人,奔赴辽东,西北平原,学习,教导当地官吏如何种植,教授他们关于作物的生长周期。”
“辽东本就人口荒芜,地处寒冷,无论是开垦,播种,辽东都是民户得田亩最多的地方,地广人稀,朝廷想要征发徭役,势必耽搁朝廷的民生大计。春播不及时,收成就不会好。”
赵勉这个理由,当真是让方世玉愣在原地,深吸一口冷气道:“征募徭役的话,需要多少民夫?”
“按照应天府的规模,三倍于其,十年内全部竣工,至少要一百三十万民夫几个地方同时开工,才能做到。”
赵勉并没有经过特别仔细的计算,但脚下的应天府,修了十多年,征发徭役二十余万民壮,新修泰安府是应天府的三倍规模,其工程量,自然就非同凡响。
“户部每年能拿出来多少钱粮,修建新都?”方世玉眉头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