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有朱元璋来削藩,那事情做起来,肯定是比他孙子要好许多。
一旁的武将们,以老将信国公汤和为首,这老家伙真的是老将了,他比朱元璋还大了两岁呢。
在武将这边,并没有显得多么兴奋,而文官一方,只有詹徽和李原名,还能镇定自若,因为在前两日的晚会上。
朱元璋带着他们一众勋贵和詹徽,李原名,在御园谈论了一夜,最终拿出了这么个成果。
当然,成果远不止步于此。
听着下边的呼喊声,朱元璋神态平缓道:“自今日起,户部缩减开支,朝廷暂停募兵,训练各地已经进入军营将士!”
“以应天府为蓝本,按照三倍规制,于北平修建新都,先修皇宫轮廓,大殿。洪武二十七年末,迁都北上。”
“改北平名为北京,意北方京师,另称泰安府,意国泰民安。下辖州府,南至保定,沧州,河间,西至内三边墙(内长城),北至开平卫,东至辽锦!皆归泰安府下辖!”
“应天府更名南京,各司衙门,悉数迁往泰安府,只留户部衔左侍郎一人,主事七人,负责统筹南方税收。”
“另,锦衣卫应天驻为南镇抚司,泰安驻为北镇抚司,除南镇抚司不动外,朝廷于应天,只留应天府尹。”
“应天府降为陪都,扬州,苏州,杭州,聚集于应天财税,悉数运往泰安交割户部!”朱元璋面色平淡。
似乎说这些,都是在和他们所有人,下最后通牒。
“吾皇圣明!”
情形一边倒的,勋贵将领一方,纷纷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1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