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濠江的那些洋人,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拿到路引,想进入华夏内地,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朱元璋闻言,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想要出海剿匪,那就得训练水师,就得造坚船利炮,何况还不能保证取得胜利。一旦僵持不下,大明定国才区区一二十年,极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禁海才是最好得选择,一劳永逸!”
朱元璋十分坚定的回到。
毕竟出身就是老农民,如今即便做了皇帝,还是一副小农经济为主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放在农民身上,自无不妥,可是放在洪武大帝朱元璋身上,却足以影响华夏上上下下不计其数的黎民百姓。
虽然如此,却也不能因此判定老朱这种思维模式的对错。
毕竟华夏数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从来都不需要外力的协助,对于海外,自然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番邦蛮夷们有的,华夏也可以有,即便华夏没有,也完全看不上那些破铜烂铁。
但反之,咱华夏有的东西,番邦蛮夷们却是求之不得了。
因此,这数千年来,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贸易,华夏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矗立在世界之巅!
那些番邦蛮夷,都是求着要跟华夏做交易,话语权跟制定权,一直都是掌握在华夏手中,皇帝开心了,赏你一点,不开心了,你哪来的就滚回哪去吧!
因此,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将会导致大明不会主动发动侵略战争,只要不招惹大明,大明就不会背井离乡,去抢番邦蛮夷的垃圾。
“老朱头,你有没有想过,海外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若是大明执行禁海,日后敌人从海上来犯,大明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