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那本形成于三百年前的书中,清晰地刻画了奉阴婆成为始祖神的过程。
根据记载,她本是一位来自天山以南的阴姓妊妇,怀胎三载有余,跋山涉水来到空无一人的古奉地,见此处青松环绕,地势开阔,河流不冻,土质肥沃,便搭建房屋,畜养走兽,打算定居长住。
某日她在林中射猎,忽觉胎象异动,便以松土为床,诞下一儿一女。此二子亦非常人:三日会走,七日能言,长至一岁,体态声貌犹如成年。他们开枝散叶,后代渐蕃,部落由此诞生,阴妇被尊为始祖,是为“奉阴婆”。
她向子民传播文化,教授技艺,指导男女分工,兴建城池家园。三百载后,奉阴婆年迈而亡,部族感其恩德,以松针团花合为图腾,纪念始祖丰功伟绩。
如此便是故事全貌,前桥将内容记在心中,又去细看那形成时代较近的文本。
此时奉阴婆与前大不相同,早已摒弃身为人类的种种特征。她不再有确切的姓氏,而是以“奉阴”二字为神名,也不再有怀胎三年的奇遇,而是感孕自天、诞育初民的造物主。
没有关于她怎么将子民创造出来的描述,暂且可以理解成无痛分娩或有丝分裂——总之她几乎生下一整个部落的子民,享受他们的供奉,并用神力保佑添丁进口、六畜兴旺。
为拯救生民于妖邪之患,她降下大雪,引导疾风,澄清玉宇,涤荡乾坤,却也耗尽体力,变成迟暮老妪的模样,依旧慈爱地守护着她的子民。
前桥读罢,问卯卯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三百年前记载的奉阴婆,竟是这个样子?还是现在的她更像个神明——不受怀孕三年之苦,也不用亲自劳动,有控制气象的神力,还能享受子民供奉。”
前桥在荆国时,也曾搜集关于奉阴婆的记载,它们大部分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