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步步紧逼的南朝,再为了争权夺利而追究责任已经没了半点意义。
只是
“调兵吧,从蒙古调二十万,从关外调五万,再加上山西、河北的降军,凑个四五十万总不是什么难事,反正河南、山东绝对丢不得!”
片刻之后,多铎率先将自己的想法吐了出来,随后他朝在场诸王面上扫了一圈,待见各人皆都眉头紧锁便斩钉截铁地说道。
“南军多仗水师,陆营虽有强军,数量却总有限,只要咱们全力以赴,定能凭着地利绝了他北上的心思!”
话音传开,似济尔哈朗这等人物立时便有些意动。
说一千,道一万,南军还未在正儿八经的陆营对战中赢过他们,存着希望自也在情理之中。
但于此时,多尔衮面上总还挂着些若有若无的担忧,待自家兄弟望来之时也只微微点了点头。
他看得明白,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失败,他们满人对各家仆从的掌控能力已然降到了最低。
当然,这种减弱总也有些差别,也不是一股脑全都成了叛逆,但于当下这等局面总还得存着些小心,否则
就当多尔衮的心绪不断转动之时,站在殿内的济尔哈朗却已和多铎讨论了起来,随即他也将心中担忧收了一收,待此意通过之时,他才做了番补充:“还有一点,不管南朝会不会同意议和,咱们都得派人过去。”
他的意思非常明显,南军虽还未完全掌握淮河以南,但清廷在那里的力量几乎可以忽略,自也耽误不了南朝多少功夫。
可调兵之事不仅得在路上费不少功夫,到来之后亦得耗时间磨合各军。
这等情形之下,时间就变得极为紧张了起来,而他这议和的谋算便是为了争取时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