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实讲,大明的匠户制度对工匠极不公平,但在产业未曾蓬勃发展的时代亦对技术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待到此时,欧罗巴虽已在很多方面有了超越大明的趋势,可在大明在某些方面却也有自得之处。
当然,朱慈烺的作用自也不可忽视。
就拿这铸炮法来说,欧罗巴虽也有锻造铁炮的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对工匠的经验和技艺要求太高,铜炮直到一两百年之后才在欧罗巴逐渐淘汰。
反观大明这里虽还有铜炮的铸造记录,可因为其高昂的成本却在锻造铁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铜炮与铁炮的优劣自是不需多言,笼统来说,用铸造法铸出的铜炮不易炸膛乃是正儿八经的高端货色,用锻造法制作的铁炮则因品控极难而成了劣等货。
很明显,若是铁炮也能用铸造法生产,其低廉的价格、轻巧的体型必然能对铜炮拥有碾压的优势。
只是铁炮实在难于铸造,若用泥范法便会因泥范的晾干时长而让生产周期延长到一个不能接受的程度,若用铁范法则会使炮身变脆。
再似砂范、失蜡都因种种缘由而难用于铁炮的铸造,铜炮自也就成了高端货的代表。
话到这里,朱慈烺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那铁范铸炮法虽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但使炮身变脆却成了其致命缺点,而朱慈烺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自然知道脆与不脆取决于铁炮中的含碳量,后面的事情也便能轻易想见了。
在朱慈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之后,甲字院的工匠们便在丰厚奖励之下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他们发现较之泥范铸炮法,铁范铸炮会使炮身降温速度过快,进而导致炮身成为白口铁。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