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快些结了事情:“杨先生可是为了邸报而来?”
“陛下聪慧,邸报之事确为主要。”
早前朱慈烺去工厂里转了一圈,其间自生铳、蒸汽机等要紧事物自是他关注的重点,但偌大一座工厂囊括了大明在长江以南的全部匠户,内里诸般事物琳琅满目,那几样自也不能代表全部,而这印刷术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毕昇用泥做的活字搞了个印刷术,但由于成本和耐久的问题始终难以全面铺开。
后来在无数匠人的改进下,陆续出现了其他材料所做的活字,待到大明便已多用铜制活字作为印刷媒介,华夏的书籍便也批量流入了欧罗巴。
但这里面还有些问题。
一方面铜制活字的技术并无太多人掌握,另一方面铜本身就带有货币的属性。
两相叠加下来,知识在大明终还是被一部分人所垄断,朱慈烺自不能冷眼旁观。
不过话说回来,他素来相信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自来到这里之后,诸般行事皆都旁敲侧击、零敲碎打,从不与内部势力发生正面冲突。
所以当工厂制出铅活字之后,他也未刻意张扬,而是先在邸报上下了一手。
这邸报最早出现于汉朝,大致便相当于后世的报纸,只不过这东西的流通范围竟局限朝廷内部,哪怕某些在野的政治势力会通过各种渠道费心获得,但寻常百姓却有可能连听都没听过。
他这番便是针对这种情况做了些细微调整。
官员们所获邸报按品级发放,级别越低上面的内容便越发贴近生活,待到从九品那里,这邸报上面不单没有什么要紧事情,其文字也都为寻寻常常的大白话。
依他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