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直接参加了战役的樊一蘅、万元吉自不必多说,有了战功加持入阁拜相也只是时间问题,似那只做了后勤供应的瞿式耜、顾元镜也通过战事和朱慈烺的关系越来越近。
与之相比,何腾蛟却只是在武昌城下转了一转,他这个湖广总督自也有了些紧迫感。
想明白此节,朱慈烺便准备先将那题本压上一压,可当他才将其放到一旁,心中却又觉得不妥,待将其重新摆在面前便提笔写了起来。
“襄樊、两淮乃为长江门户,朕自不会置之不理,卿可先行探查敌情,待时机成熟便可挥师北上。”
写完这段,他便将题本放到了另一个堆子上,其后又拿出一本,翻了一翻就在上面写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曾批复的题本逐渐少了起来,约莫一两盏茶的功夫,周全重新出现在了暖阁之内,朱慈烺便发现一个穿着云纹道袍的身影正在殿外候着。
“那就是王正志?”
“是。”
“叫他进来吧。”
“陛下有旨,传王正志觐见~~!”
高呼既出,朱慈烺便见那王正志入到了殿内,随即一阵拜见之声入耳,那人就拜在暖阁门口。
“王正志拜见”
“王先生没有剃发吗?”
按着朱慈烺原本的打算,召见王正志也仅是走个过场,倒也没有羞辱之类的打算。
说到底,现在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莫说驱逐鞑子,便是将影响力投到海外也只在心动之间。
到了这般地步,他也许会因为树立标准而在收复京师之后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