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至于说炮弹在飞跃足有百余步宽的汉江之后还能对城墙造成多少威胁
这一点朱慈烺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一来明军先前已在七盘关上测试过那些玄字阶的火炮,二来耽搁了这些时日,地字阶的火炮也已运了过来。
哪怕这两种火炮都只有二百余斤重,但用来磨开阳平关的城墙当也是足够了的。
话到这里,却不得不就这火炮说上几句。
自当年叶梦熊设计出“叶公神铳炮”后,明军所装备的火器便都选择了笋壳结构。
这种火炮较之木桶结构的红衣炮而言,具有轻便、气密性好的优点,被陆营广泛当做杀敌、野战之用。
不过话说回来,有优点便有缺点,由于其结构的关系,这种火炮的口径比不得红衣炮,所以在选定战舰之用时朱慈烺便放弃了“叶公神铳炮”,转而大规模使用自西洋传来的红衣炮。
所谓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慈烺让李永茂收拢各地匠户的命令终还是没有白下,待朱慈烺将大明匠户全都集中在应天之后,应天的厂子不但做出了足够舰队所用的红衣大炮,更还抽空做了些由宿卫后军使用的“叶公神铳炮”。
这些炮基本分为三种,天字阶的神铳炮重约三百斤左右,地字阶的神铳炮重约两百斤左右,玄字阶的最轻,仅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与那些动辄千余斤的红衣炮相比,这些神铳炮的威力、射程自然小了许多,但对于大多时候都只能靠畜力运输的陆战而言,这等重量却是最合适的。
当然,这些火炮虽然不重,但在这山道之间却还是颇难行进,而当看见麾下士卒有些心急之时,梅春的喊声自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