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再加上流寇们降而复叛的黑历史,哪怕陛下因爱才而有了招安之意,她却也得站出来劝谏一番。
“老柱国所言极是,却是朕想得浅了,不过也不可逼迫太甚,总得防着他们投了鞑子。”
乍一听来,朱慈烺的回答似有些敷衍之意,但他其实也将秦良玉的劝谏听了进去。
早前他只想着张献忠那几个颇有能力的义子能在他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的过程中发挥不小的作用,却是忽略了张献忠对那几人的强大影响力。
依着现在看来,那大西皇帝一时半会当也不会去与闯贼作伴。
他若还是因此而束手束脚,耽搁了前方军情也便罢了,若真因为爱才而在张献忠未死之时就搞了什么招安,那岂不是留下了不安定因素?
“传令,命遵义各部北上綦江。”
“遵旨。”
朱慈烺话音落下,樊一蘅自是出言领命。
对于陛下心意的变化他倒也没有觉得多么突然。
他们虽还不晓得献贼撤出重庆的真正原因,但在诸般消息的擦拭之下,川中的局面却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左右鹬蚌相争之局已成,只要陛下不打算趁北面交战之际自后背给张献忠来上一下,那么就算再有变数却也不可能对大局产生本质上影响。
说来也是奇怪,堂中一君二臣的想法各有不同,但最终却是落在了同一个点上。
对此,朱慈烺自然有所察觉,不过碍着某些原因却也没有直接点破,其后他在心中思量一轮便对着秦良玉问了起来。
“老柱国,不知重庆这里还能出多少兵马?”
“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