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朱慈烺的时空中,多铎、阿济格麾下的军队因南征大胜而扩张到了极恐怖的地步。
获得绝对优势之后,多尔衮寻了个莫名其妙的理由便直接给豪格来了个擒贼先擒王,一举打散了这个对他最有威胁的势力。
到了这时,仅凭代善一系已经无法制衡多尔衮。
他不但有了“皇父摄政王”的尊号,更“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凡一切政务,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先培植己方势力,再打压反对派系,等到一家独大之后再营造声势。
很明显,这是历朝历代篡位之人的惯用套路。
至于说多尔衮无子,篡位也是无用。
但他只是没有儿子,并不是没有生育能力。
仔细想想,若非他无有子嗣,布木布泰母子还会那么顺从吗?
这四方里,除了豪格这个莽汉,其余的都将各方都算了进去。
若非征战半生的多尔衮在39岁时坠马身亡,依着满人内部极其复杂的关系却也不知最后会闹成哪般模样。
言归正传。
清廷内部高层会议在一番博弈之后圆满结束,各方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多尔衮弃了摄政王之名,却保住了两白旗;济尔哈朗丢了个没有半点用处的辅政王,却将多尔衮拉回了寻常亲王的位置。
剩下的两家一个结束了朝中一家独大的局面,另一个削弱了自己的兄弟侄儿。
总体来说倒也能称得上皆大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