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老巢已失,军心动摇之下他还哪里来的时间?
这样的情况下,摆在左部面前的选择看似很多,但其实也只剩下降清这一条路可走。
降清之后,手握军权的众将官自是高官厚禄,可鞑子又会如何对待只挂着虚名的左梦庚?
所以,在老者看来,这封太子殿下的亲笔信极有可能就是左梦庚于不可能中生生为自己造出的另一条路。
“只是.,他骗着全军到了应天又该怎样?难道真指着众将别无选择和他一同攻城?”
看着眼前等待自己表态的左梦庚,老者思虑再三却也没想出到了应天之后他该如何安抚受到蒙骗的军将。
“算了,左右也比降了鞑子要好,等到了应天我尽力在陛下面前保他性命,也算全了与昆山多年的交情。”
想到这里,老者向左梦庚招了招手,待其附耳过来后便低声嘱咐起来。
老者如此作想却也是寻常之事,试问谁能想到弘光会未做任何布置便弃坚城而逃?谁又能想到被钦定为“假太子”的朱慈烺竟能掌了应天?
半晌之后,左梦庚离船回城,只是行至僻静处时却有几人毫无声息地离开了随员队伍。
左梦庚见那几人离开便催马重新上路。
此时他悬了近月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他自然不信应天真就掌在那位太子之手,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又凭什么压服城中诸多势力。
不过这有什么所谓?
无论实际掌握应天的什么人,只要他打着太子的旗帜,那就不能薄待起兵解救太子的自己。
反过来,有着进兵应天的时间作为缓冲,再加上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