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包拯在,诸事无忧。
包拯高声道:“苏推官,你提供的证据甚是充足,不存在污蔑上官之行为,你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可立即恢复原职!”
“另外,本官已将你的那篇《齐州懒官疏》传至汴京城,不久后,官家、中书相公们,还有天下的百姓都会看到此篇文章,懒官之害,确实高于贪官!”
“包御史明察秋毫,苏良代整个齐州的百姓,感谢包御史!”苏良重重拱手。
接下来。
葛文林就要倒霉了,王岳和董大志必然也会受到惩罚。
……
数日后。
苏良的《齐州懒官疏》出现在汴京城街头巷尾售卖民间小报的小贩手中。
百姓见惯了玉石般的文章。
而今见到刀子般的文章,自然好奇,购买阅读者甚多。
与此同时。
大宋皇帝赵祯、两府三司诸相公以及所有的京朝官们,都看到了此文章。
此文章最犀利之处。
在于提出了一个论点:懒官之害,远甚于贪官。
汴京百姓的眼睛甚是雪亮。
闲聊之时,竟评选出了汴京城的第一懒官:枢密使夏竦。
这让与夏竦从未谋面的苏良,已经成了夏竦的眼中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