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博眼珠一转,道:“官家,待景明归京之日,臣愿带两府三司的官员齐去城外迎他,先将他架起来,为了大宋之盛世,臣还是想着让他能者多劳,辛苦一些!”
“行,就随文相吧!”赵祯笑着说道,苏良之功,值得众相公齐迎。
……
腊月二十五日,苏良行至河北路域内,预计腊月二十八日晚可抵达汴京城。
近黄昏。
龙羽军士兵们正在搭营支锅。
徐莽和刘三刀将一份赵祯的亲笔书信送到苏良手中。
赵祯在信中称:战后,便是新大宋全面改革,创造盛世之时,而苏良最精于此道。
两府三司众相公皆举荐苏良入中书,担任副相或首相,带领文武百官大宋,造远超大唐之盛世,而赵祯想听一听苏良的想法。
苏良看罢,皱起眉头,撇起了嘴巴。
对别的士大夫官员而言,位极人臣乃是巨大的荣耀,但对苏良而言,则是枷锁。
他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
担任台谏官之首,他没有任何顾忌,无须考虑太多,能够放开手脚做事。
但是入中书,居百官之首,势必有所忌惮。
这不是苏良喜欢的为官方式。
此外,担任宰执太累了。
苏良不是自私,而是依照他的性子,若担任首相,肩扛一国之重担,打造新大宋,大概率会英年早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