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祯笑着道:“朕亦以为,唯有欧阳相公和苏卿可担此大任!”
这时。
欧阳修胸膛一挺,说道:“官家,若单论写宣战诏书,臣一定当仁不让,不会不如景明,但此次,臣举荐景明来写。”
在写文一道上,欧阳修向来没有谦逊过。
他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整个大宋文坛执牛耳的存在。
论写文章。
他若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
这次,却是少有的谦让。
赵祯问道:“欧阳相公,当下可不是谦让之时,你要让了?”
苏良也好奇地看向欧阳修。
在座的诸位,在“文辞犀利”方向,偶尔能小胜他的,也只有欧阳修了。
“官家,臣不是让。而是辽国勋贵最恨的我朝士大夫,便是景明,景明来写,更能诛心,此非文笔能弥补也!”
耶律洪基早期对苏良崇敬有加。
但在辽国变法失败后,他便将过错全都归咎在了苏良的身上。
而很多辽国勋贵也都认为若无苏良这个台谏官的横空出世,大宋不会数年间如此之强,如此之富。
他们恨苏良。
苏良的文章对他们而言,更具有杀伤力。
听到欧阳修的这番解释,赵祯和众官员也都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