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时,包拯站了出来。
“官家,依照惯例,他国之民在我朝触犯法令,可由我朝执行,亦可由我朝将其驱逐出境,由其朝廷执行,我们如何做更合适?”
“不处以斩刑不足以正法纪,五十名东瀛女细作,记录口供后,一律问斩!火器之秘若泄于外,不知会身亡我大宋多少好男儿呢!”赵祯面色认真地说道。
“另外,其他我大宋的女细作,若知为东瀛效力,仍知法犯法,依旧斩刑,若不知情,流放岭南!”
流放岭南,等同于死罪。
这些妙龄女子,在路途中,下场绝对会更加悲惨。
“其他官员,商贾,知情者,斩,不知情者,从重杖刑!”赵祯面色愤怒地说道。
这时,包拯看向苏良。
苏良立即会意。
“官家,臣建议我朝女细作不知情者,可流放河湟,徒五年,令其种采,若流放岭南,结果必然是被人糟蹋,然后身死,她们罪不至此。”
赵祯想了想,道:“可依苏卿之意处理。”
包拯顿时长呼一口气,在赵祯盛怒之时,唯有苏良说话好使。
随即。
赵祯又道:“有些官员,不贪财,不好酒,然遇到女色便走不动了,家国全忘了!女色,有时比火器都要可怕,中书将此事宣告于各地州府,严查因女色犯错者!”
“臣遵命!”文彦博等相公迅速拱手。
……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