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老臣觉得,百姓心善,且很多巨商都是因全宋变法而富,对当下的朝廷有很强的归属感,并且这又不是赔本买卖,有些商人家族,几十万贯的铜钱堆在自家私库,并不能生钱,而拿出来不但能赚钱还能赚名,何乐而不为呢?”曾公亮笑着说道。
富弼接着道:“要知,咱们的百姓可是会主动朝着三司的院墙内扔钱的百姓,此举利国利民又利自己,为何不为呢?”
这时。
苏良笑着道:“我和国舅爷打过招呼了,他虽然将家财全捐于民,但与他交好的大商人都通了气儿,这些人都是愿意购买国债的,并且数额非常高。”
……
赵祯微微点头,想了想后,道:“此策可行,另外,朕建议在此书信上标注为苏良所撰写。”
苏良一愣。
“官家,用不着,用不着!此书信乃是以朝廷的名义撰写的,无须添上我的名字,臣不图此等名声。”
苏良一脸谦虚。
“哼!”赵祯的表情略带傲娇。
“你以为朕是为你扬名?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购买国债。此书信表达的意思是朝廷之意,但撰写人必须是你,朕觉得,你苏良这两個字,至少也能值一千万贯!”
大宋民间有今日之富,全都仰仗全宋变法,而苏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全宋变法的绝对核心。
再加上苏良在西北的表现。
为了西北河湟之民,冒着生命危险,领数百骑在几十个部落中劝降,救了十几万百姓和士兵的性命,还有其对辽和西夏的硬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