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逐百姓,非贤君之所为。”
“其二,汴京虽富,然学校、医馆等各类惠民措施仍有不足,改革应偏于此,才不愧为天下州府之典范。”
“其三,巨商不一定害国,然必害小商小民,朕欲看到的是百齐放的汴京城,有大店亦应有小商小贩。侵街之举,未必有害,咱们汴京城的夜,有一半都是这些‘侵街’的商贩撑起来的……”
赵祯说完后,看向下方,问道:“众卿可还有异议?”
众臣皆摇头。
“那好,中书可出具文书告知全城百姓,朝廷拒此策之缘由。”
这时,王尧臣再次站了出来。
“官家,臣并不是为商税而力挺此策,臣只是有個疑虑,朝廷若以这些原因放弃此策,恐怕会凉了一些大商人的心。”
“汴京巨商们确实会因势大或某些商品垄断,对商贸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但朝廷还要依赖他们,朝廷称防巨商垄断并无错,但我们已开了特例啊!”
“国舅爷当下实乃汴京城最大的巨商,在朝廷的助力下,国舅爷经营着南郊市集、南郊鞠城,除了海上贸易与周边诸国的买卖,如今连河湟区域的商贸也几乎被他垄断了。”
“我们知他是为国效力,并且非常辛苦。但他也赚钱了,并成为了汴京首富。我们一边称防巨商垄断,一边却助推国舅爷成势,如何让百姓信服?”
“那上官羽若心生不满,提及国舅爷可做此等买卖他却不能,百姓一定会倾向于支持他的,毕竟,在这方面,咱们的说法无法服众啊!”
王尧臣缓了缓。
“若我们针对国舅爷,分割其商贸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