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且,当下的汴京城无须再进行改进,将汴京城与其他州府拉开更大的差距并不是好事儿,各地州府一旦学起来,恐怕城乡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我不喜这种改造过的汴京城,更不喜这种为富数人而穷数万人的改革……”
苏良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下官附议!”王安石站起身来。
“下官还想着补充一点儿,像上官羽这类大商人,实乃我大宋发展之危害,其若掌控了二十四条街,恐怕日后便能控制汴京城的七成酒楼茶肆商铺瓦子,到那时,他的一句话,可能比朝廷谕令都管用。”
“那时的开封府知府若想升迁,恐怕逢年过节要去他的府内问安了!”
“在我大宋,富可敌国的商人可能不会出现,但富可敌一府或一州的商人,恐怕会有许多,太富将威胁江山稳固。”
……
听过王安石的话语,王尧臣轻吐一口气,看向苏良。
“景明,伱反对的理由是:此策对汴京城的发展弊大于利,重富人而轻穷人,易造成贫富阶层固化和对立,无论谁提出,你皆反对,可是如此?”
苏良点了点头,道:“对,并且我也赞同介甫之言。”
王尧臣想了想。
“包学士的想法应该也如你这般,觉得汴京城当下就挺好,变不如不变。”
“对此,我能理解,新老更替,历史使然,有弊也有利,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抉择。但是依照目前的民意来看,汴京城的多数百姓是愿意去变的。”
“我也觉得利大于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