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追之无用,不如下诏西北,告知狄枢相,朝廷同意此河湟劝降之策,并让其全力配合景明!”
“你让朕同意?”赵祯瞪眼看向欧阳修。
“待苏良归来,朕定要痛骂他一顿,本来以武力便可降伏河湟的吐蕃诸部,他非要发善心,擅作主张,不惜己命,还美其名曰为了大宋的名声,为了河湟的百姓,他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有多重要吗?”
“此举,朕万万不可能同意!”赵祯无比气恼地说道。
欧阳修再次拱手。
“官家,诸位相公,你们是关心则乱啊!”
“若这次带着二百多人深入河湟者只是一名普通武将,大家还会觉得此计策差劲吗?虽然成功概率不高,但实为良策,若能成功,远胜于武力降伏之效果。”
“景明在奏疏中言,他行此策,一则为告诉所有羌人,大宋拓边,不是侵略,而是帮扶,此乃扬我大宋之名;二则为了减少杀戮,让羌族百姓感受到我大宋的诚意以及成为一名大宋之民的益处,此举有利于西北长久之稳固,我们得到的不是一片地方,还有这片地方的所有民心,这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
“这一番缘由,意高而远,朝廷理应赞成!”
听到此话,文彦博站了出来。
“永叔,道理是没错,但你忽略了景明的价值。十年之后,我们都老了,谁能延续全宋变法的成果,谁能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团结起来,谁能继续辅佐官家,创我大宋的盛世风华?”
“当下朝堂,唯有景明一人而已。在我眼中,西北拓边可不成,但景明绝对不可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