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时半脱木裘。
唐代白居易也有诗曰:吴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唐时便有。
别称也很多,比如:白叠子、木、吉贝等。
不过此等,非后世之,其可作为絮填充被褥,却难以用来织布。
外加种、采、弹、纺纱织布等工艺皆不成熟。
使得未能在民间大范围普及。
即使已有人开始种植,然仍非常小众,百姓主流的衣服料子依旧是丝、麻、葛、褐四种。
苏良觉得,只要有种,即使没有这个技术,百家学院的农人和工匠们也能解决这个难题。
产量大,生产成本低。
若能大范围推广,每年冬季必然能让许多贫苦百姓免于受冻。
苏良本以为能找到可织布的种已经非常困难了,没想到曹佾竟然直接找到了布。
这说明,已有人精通了纺技术。
苏良骤然变得兴奋起来。
种期在二月、三月,若今年便能大范围种植,那年底一些人便能盖上厚实温暖的被,穿上舒服暖和的衣。
“你可将织此布之人也带回了京城?”苏良问道。
“带回来了!织此布者是一个八十多岁的婆婆,当地唤她为黄婆婆,她无儿无女,只有一個捡来的小孙女,年近八岁。我派人寻可织布之时,她是主动站出来的,并非常愿意来到汴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