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六日下午,我们去了国子监,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才知我们来到南京城,据我所知,其他官员并不知周正言的身份……”
“然后,五月六日晚、七日晚,都是周正言与许监丞的私聚时间,他们所聊内容,我并不知晓,不过,我听周正言夸赞南京国子监的三舍法施行的甚好,全宋都应向南京国子监学习……”
……
彭盛据实回答,与包拯和苏良从别处了解到的信息无任何偏差。
相对于南京的地方官,包拯和苏良定然是更相信彭盛的话语。
毕竟,只要周元出现意外,无论是人为谋害,还是溺水而亡,对他而言都是护卫上的重大过失,会受到重惩的。
稍倾。
应天府知府韩崇走了进来。
应天府通判石清在四月上旬回家省亲,途中又染了热疾,预计六月初才能回南京,当下的南京城乃是归韩崇独管。
此事与石清俨然没有任何关系。
包拯询问韩崇时,韩崇也是一脸委屈。
“包学士、苏司谏,下官作为应天府知府,其实在三月初便知有官员巡视应天府,不过此乃常情,下官也不怕查,便没有在意,也不知外巡者是周正言。直到张提举和许监丞告知下官,周正言溺亡,我……我……我才知是他来到了南京城……”
韩崇的回答,甚是真诚,包拯和苏良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紧接着。
第三个召入公堂的乃是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