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眉州才有多少读书人?益州路才有多少读书人?你们想过没有,眉州书铺林立,书版精致,为什么许多店铺的生意都不是很好呢?”
“因为从事这一行当的人已经够多了,已然没了发展的空间。”
“眉州书业已经过剩,若再想兴盛,就必须走出眉州,让眉州刻本的书籍传遍天下,然后再回来反哺眉州!”
“兴文与兴商并不冲突,眉州人只有先将眉州发展成为益州路的中心,将眉州变成眉州府,才有资格谈论眉州如何成为大宋人文第一州!”
“作为读书人,不要排斥商贸,不要总想着‘来日入朝堂,致君尧舜上’,读书可入仕途,但读书的目的绝对不是做官,而是做人!”
……
苏良的一番话,令所有书生都低下了头。
当下的眉州已不是一条腿走路。
而是这条腿太重,已使得眉州快要走不动路。
苏良在查阅眉州赋税时,一眼就看出了眉州存在的问题。
苏良又补充道:“当然,也有地方官员的错误,过于宣传人文,为未将当下的忧患告诉百姓。人文昌盛乃眉州之优势,而非眉州之唯一,望大家能够利用好此优势,如此,眉州方可兴盛,才有望成为天下人文第一州!”
“学生受教了!”一众书生纷纷拱手。
这时。
苏良看到了孙氏书楼主人,道:“孙掌柜,你不是让本官为孙氏书楼题字吗?取笔墨来。”
片刻后。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