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为小事的周元很大概率会被罢黜。
他力挺苏良,即使台谏维持原状,他大概率也能无恙。
这就是大宋朝堂的生态。
大多数官员对事情的表态,都非出自公心,而是优先权衡个人的得失与利弊。
两日后。
赵祯下令,命中书省、御史台、谏院,三大衙门相关官员,前往垂拱殿廷议。
正所谓,小事呈章疏,大事入对廷奏。
廷议,说明此事已经闹大了。
午后,垂拱殿。
首相章得象、副相贾昌朝、御史中丞王拱辰、监察御史刘元瑜、包拯、监察御史里行苏良、周元,还有谏院的知谏院蔡襄和右司谏孙甫,各个身穿官服,来到殿内。
大宋朝堂较为人性的是,廷议奏对,官员都是可以坐着的。
章得象、贾昌朝、王拱辰、蔡襄坐在第一排。
刘元瑜、包拯、孙甫坐在第二排;苏良和周元官职较低,坐在了第三排。
片刻后。
皇帝赵祯身穿一袭枣红色圆领窄袖袍,来到御案前。
众臣齐齐拱手行礼。
赵祯环顾下方,特意看了苏良一眼,缓缓坐了下去。
众臣也随之落座。
“近日,朝堂甚是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