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参与过党争,且作为御史言官,自有准绳,不会被任何人驱使!”苏良挺了挺胸膛。
包拯轻捋了一下胡须,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谁都知富彦国(富弼)和石直讲(石介)不可能有造反之心,但还不是被外放了!我预测,王中丞抓到你们的过错,必然会穷追不舍。这些事情若全都上纲上线,恐怕你们都会被赶出汴京城!”
包拯长叹一口气。
“新政期间,虽争论不断,但所议之事都是强国富民之策,朝堂一片生机盎然,而今却是死气沉沉。你们这群英气勃发,敢说敢为的年轻人若再被赶出京城,那朝堂就更是一片死寂,更多官员会选择苟且偷安了!”
包拯来此,不仅是为了苏良。
他不忍心看着十余位馆阁之才,因一顿私宴就被重惩外放,那将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我前来主要是想提醒你,在开封府传唤时,多思少言,莫让人拿党争做了文章。官家虽仁慈,但若知你们结私党,必会重罚。另外,可说不可说的事情就不说,切记!”
“愚弟知晓了!”苏良重重拱手。
随即,包拯便快步离开了。
……
午后。
开封府来人,将苏良传唤到了开封府。
当下,乃是翰林学士吴育,权知开封府。
苏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吴育前期支持新法,后期反对新法,不过不涉党争,以刚正不阿著称,也比较喜欢提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