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
这首曲子也只演奏了其中的选段,不过从这几分钟的选段中还是能够看出很多东西。
听到中间的时候,黄文灿就忍不住看了眼旁边的周彦。
周彦的这部《第三交响曲》,在复调技法的应用上十分让人惊艳。
声部交织复杂而且精巧,多声部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特的旋律线条跟节奏型,织体非常丰富。
上下声部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音乐对话,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在说着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又都在一个大故事里面,没有脱离主线。
而之所以会如此和谐,跟声部之间的严谨对位离不开。
旋律方面,这部作品的旋律优美流畅……可能更主要的还是流畅。
相较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这部《第三交响曲》的旋律没有夸张的情感起伏,更像是潺潺的流水,平稳,流畅。
单独看某个段落的旋律,感受不到什么,甚至有种平平无奇的感觉,但是整体看起来,却能品味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来。
这种整体的旋律感,主要是多声部交织时所呈现的。
在和声的编写上,周彦做了不少半音行进,并且将和声跟复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很自然的,黄文灿就想到了巴赫。
难道说,周彦是巴赫的信徒么?
不过听到后半段的时候,黄文灿感觉,周彦对巴赫只是在技术上进行了一点致敬,而在内容呈现上却完全不同,比如他竟然从中听到了一些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