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将主动放弃和英国在塞浦路斯地区的争议,换取英国在法国殖民突尼斯的过程中保持友好性中立。
所谓的友好性中立,就是英国可以在法国入侵突尼斯的过程当中不发表任何声明,但也不能做出任何敌对或者拒绝的行为。
茹费里之所以敢策划入侵突尼斯的战争,也正是确定了英国不会干涉法国的行动。
只要英国不干涉法国的行动,法国入侵突尼斯就绝对不会失败。至于法国的邻居和死敌德国,此时也万万不可能阻止法国的殖民扩张。
实际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此时的德国也并不想面临一场战争。
实际上,早在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和法国政府的谈判上,德国政府内部就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分歧。
当时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原定计划是向法国政府索要10亿法郎的赔款,一举奠定普鲁士在和法国争端当中的优势。
但没想到当时的容克贵族明显野心更大,也正是容克贵族的狮子大开口,最终让法国政府的赔款从10亿变成了50亿。
虽然德国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但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仇恨也变得更加激烈。这也是俾斯麦全力打造孤立法国体系的原因,一旦让法国人找到了机会,法国很有可能会展开报复性战争。
对于此时的德国来说,如果有什么能够吸引法国政府的关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作为邻国,德国十分了解法国的民意。如果不让法国政府利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殖民战争释放国内压抑的情绪,恐怕迟早会有一位极端的法国统治者上台,随后爆发与德国的战争。
这也代表着,在发动这场战争之前,法国已经实际性的获得了来自英国和德国的支持。
大约几天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