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投降
此时的奥匈帝国军队对塞尔维亚国内的混乱根本不知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塞尔维亚的城市大打出手。
在攻克了乌日采之后,奥匈帝国军队并未如同塞尔维亚所想的那样北上进攻贝尔格莱德,而是继续沿着道路向东,进攻塞尔维亚境内的另一个交通枢纽城市斯塔拉奇。
与乌日采相比,斯塔拉奇的城市规模更小。但要说作为交通枢纽的战略重要性,斯塔拉奇丝毫不逊色于乌日采。
只要攻占了斯塔拉奇,就算塞尔维亚政府还守着贝尔格莱德,他们也只能被迫投降了。
因为这代表着塞尔维亚的腹地几乎全部被奥匈帝国占领。首都贝尔格莱德固然重要,但要是没了其他地方,塞尔维亚也实质上名存实亡了。
从乌日采向东进发,奥匈帝国军队再次感受到了有公路带来的好处。
士兵们纷纷踏上了公路,不仅行军速度变得更快,来自奥匈帝国的物资也可以更有效地运到士兵的手上。
虽然继续向东进攻有些贸然突进,但奥地利军队也是经过了详细的准备的。
在洛兹尼察和瓦列沃,还分别有2万人的军队进行驻守。这两支军队驻守在这里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保护深入塞尔维亚腹地的奥匈帝国军队,防止军队的后撤路线被塞尔维亚军队切断。
事实证明,这两支保护后撤路线的军队确实起到了大用。
塞尔维亚政府在战争天平已经完全倾斜向奥匈帝国之后仍然试图最后一搏,最后一搏的方式就是动用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进攻被奥匈帝国占领的洛兹尼察。
洛兹尼察是最西部的边境城镇,也是奥匈帝国撕开的防线的破口。如果能够堵住这里,深入塞尔维亚腹地的奥匈帝国军队将被彻底切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