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塞尔维亚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比保加利亚更加重要。
这里既是俄国对抗塞尔维亚的第一线,也是奥匈帝国向南扩张的桥头堡。
谁能够取得塞尔维亚的支持,谁就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中获得主动权。
为了重新让塞尔维亚变成亲俄派,沙皇俄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最终培养出了一个架空国王的亲俄派政府。
当然,之所以能够架空国王,实际上也是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自己的骚操作害的。
如果只是亲近奥匈帝国,这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但在亲近奥匈帝国的同时,米兰·奥布雷诺维奇保持着高度独裁的专制统治,这引起了塞尔维亚人的不满。
刚刚独立的塞尔维亚人还没有接受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洗脑,他们对于波黑地区也没有太大的诉求。
塞尔维亚人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这时候的独裁统治就显得相当显眼了。
对于国王的独裁统治,塞尔维亚国内爆发了多次游行,议会也进行了多次有关的争吵。
也正是这些游行和争吵,让俄国人钻了空子,大肆宣传大塞尔维亚主义,让塞尔维亚人看到了似乎更加光明的方向。
不过这场战争也证明大塞尔维亚主义似乎并没有那么靠谱,一个小国家有太多的野心往往并不是一件好事。
此时的塞尔维亚人哪里还会想着大塞尔维亚主义,能够保住自己的国土,维持那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和谈进行的同时,奥匈帝国也不忘放点甜头给塞维亚人尝尝。
在和谈进行的当天,奥地利军队就全面撤出了塞尔维亚的腹地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