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德国和奥匈帝国来说,他们肯定不能接受在这场战争中损失太多的兵力。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人口加起来还没有俄国的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更是远远落后于俄国。
在人力方面的消耗,哪怕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士兵能够与俄国达成1:3的战损比,对于德奥来说都是比较亏的。
特别是奥匈帝国,作为主体的奥地利人是有限的,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这也代表着这场战争对于德奥来说只能谋求快速获胜,否则就只能寻找和俄国和谈的时机了。
法国不断的给俄国输血对西班牙来说反而是一个好消息。这其实也代表着,德奥想要打赢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战争持续越久,对于作为中立国家的西班牙来说,能够赚到的钱和拿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在战争的前一个月里,参战的德奥俄三国基本都处于紧急动员状态。
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被调动到前线,许多预备役和壮年男性也被征召入伍,紧急开始为期几个月的训练。
随着三国都扩大了军队,他们的武器也迎来了极大的缺口。
就以奥匈帝国来举例。
奥匈帝国的战前常备陆军人数只有27万人左右,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已经来到了接近40万人。
虽然各国也会囤积一定的武器装备进行战略储备,但对于常备陆军只有27万人的奥匈帝国来说,他们是不可能囤积太多的武器装备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武器更新换代还是很快的,囤积太多的武器装备如果没有战争爆发,在武器更新换代之后,这些淘汰的库存武器可就成了废铁了。
奥匈帝国所有的军火仓库加起来囤积的武器装备也就只有不到10万支步枪,在全部武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