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受气,受白眼,最后劳动所得归人家所有。
也许,在裘父裘母眼中,这是一条出路。
可在裘真眼中,无疑是人生泥沼,是一个天坑。
一旦掉进去,爬出来可就困难了,要多走不少弯路,多费不少功夫。
于是乎,他第一时间就上了那家富户的门,退了亲事。
这件事,让裘父裘母大跌颜面,这是关系破灭之始。
不过,真正让双方关系无法缓和,还不是“退亲”这件事,是裘真进入青木药铺做工后,工钱他没有全数给裘父裘母,而是留下大部分用于练武。
在没有真正分家前,所有钱财都是“共财”。
瘦猴申梁、大头赵斗二人,在青木药铺做工所得,除了基本开销,基本统统带回家交给父母。
像裘真这种“截留”不给,只是偶尔贴补家用的行为,那无疑是“大逆不道”,是自私自利,眼中没有父母,没有家族的逆子。
这方世界可没有后世开明,所有父母都是“大家长”做派。
父母之言,媒妁之约,掌控财政大权,说一不二。
裘真干的“忤逆之事”不多,可件件致命,任何一件事,那都是大逆不道的“混账事”。
放在外人眼中品评纷说,他就是妥妥的“不孝逆子”,是自私自利的行径。
若是寻常十几岁的少年,即便道心坚定,恐怕也很难承受世俗的舆论压力。
裘真却是不同。
两世为人的他深刻的认识到,眼下是他积累原始资本,快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