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结婚就剩下两天时间。
五月二和五月三正好是双休。
五十年代结婚,只需要有个地方住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昂贵的彩礼。
甚至贾东旭结婚,老丈人还得倒贴。
肥嘟嘟的女儿终于嫁出去了。
到了60年代,很多女孩子第一次去照相馆就是结婚前的时候,那时候,拍张照片是很稀罕的事情,而结婚照,则记录了幸福,记录了年代符号。而且能拍结婚照。应该是家庭条件好的。
结婚就是早知道名字,而未谋面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当时,婚姻大事听组织安排,结婚要打申请,领证需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
结婚宴席、婚礼由“组织”操办。来宾为单位职工,看起来更像是单位联欢会。结婚非常简单,条件好的,摆上一桌酒,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就算结婚。
那时候结婚只需要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瓶就可以了,总价不到15块,收到的彩礼基本都是日用品。
60年代中后期结婚三大件:大木床、大木桌、大衣柜。结婚得凑够“36条腿”或“72条腿”,绝大多数人结婚都是以“36条腿”为主,一个柜子+一张桌子+4把椅子+一张床,大约200元。
虽然赶上困难时期,但结婚开始有点讲究,家里条件好的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家具,更多的是只有几床铺盖陪嫁。
70年代
那个时候,“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最重要的是,那时人们结婚是没有婚房这个概念,家境不错的人都会准备“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国收音机,这样的配置不亚于现在的有车有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