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海啸中滑向大海的同时,也重创了原先的地质结构,沉积层的液化远比专家的预估更深入。”
“文明本质上是记忆的载体。”
施夷光表示理解:“从神田川到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每次升级都在修补前人的设计局限,但地层构造的慢性崩坏从未停止。这次陆沉,或许可以说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
“更准确地说,是冗余度耗尽。”赵青微微一笑,回道:“江户时代的地下水脉能自然调节70%的降水,现在这个数字不足3%。所谓先进排水系统,不过是给垂危病人插上的呼吸机。”
“人类总在重复昨天的解决方案,却对明日的危机视而不见。”
“关东平原本就是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陆地,可本人却在此建造了全球最密集的都市圈,在活火山口旁堆砌金融中心,把核电站建在断层带边缘。故而终究有此一劫。”
“一万年前,当究极言灵在高天原被释放,大地震动,从九州岛到本州岛,所有的休眠火山都喷发出岩浆,把黑夜照成白昼,十级地震激起的巨浪首先冲击中国和韩国沿海,几个小时后袭击了海参崴。”
“一天之后潮峰抵达北美洲,加州沙漠都被海水淹没。百米高的潮头冲破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在北冰洋的冰壳上激起冲天的水,冰壳破裂,数千公里长的裂缝横贯极地。”
“万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末日浩劫,极有可能在文明尺度再次上演。”
“如果八歧大蛇或白王的复苏被及时扑灭,这还好说,破坏应该不至于如此夸张,但东京地区的垮塌滑入海渊,却仍是几乎难以避免——事态已过了临界点。”
“那会有多少人伤亡?按现有数据模型推算?”近在眼前的浩劫让人吃惊,施夷光不禁追问:“包括陆沉引发的海啸,对周边地区的冲击,在富士山等多座火山同步全面喷发、威力叠加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