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在赵青接下来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整治行动中,反对的声音与暗地里的摩擦,无疑会因诸多利益相关者的配合,而大大减少,且有利于她高效地收割没内幕消息的权贵富豪,扶植手下的新兴势力。
过去的十数年里,郑袖等人利用秦王朝和胶东郡的财力与丰厚资源,通过商贸、暗谍等利益输送渠道,深远布局谋划,逐步腐化、控制了大楚王朝数以千计、万计的官吏、匠师,几乎蛀空了整个国家的柱梁。
这样的手段固然阴险、巧妙,可究竟还只是老旧封建时代的经济操作,无法跟涉及到各种股权、期权、基金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同时运用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方面金融体系的复杂策略相提并论。
当秦王朝的官员们都购买了大楚工坊的股票,手头上有着大量的楚币外汇,若是大楚经济出现动荡,他们的利益也将直接受损。
这样一来,秦王朝内部对于大楚的敌对行动自然会受到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制约,少有真正肯出力者,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投资化为泡影。
相反,想着秦王朝和燕、齐二朝并入楚朝、从而让自家股票暴涨的秦人,恐怕会不在少数,若是有碍于此的个人或势力,便是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反动派了。
当然,跟赵青近日的重大突破,所带来的实力快速增长相比,这点未来经济与舆论上的胜利,也不过是锦上添罢了。
一旦在经济和武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以此完成了统一,那么政治上是否实现了统一,实际上并不怎么重要。
“过些日子,我投入哪几桩产业比较好呢?”见到赵青低头思索着接下来的政策动向,夏弥悄悄地靠近过来,轻声自语:“卖点可乐雪碧?发展蒸汽机、内燃机?搞些水泥?投资铁路建设?”
“看那个‘蚀天球’连铀矿都用上了,要不造点原子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