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心生疑惑,也不敢随便关联,干扰洪氏案的查办。
戴好女的兄弟们亦不在意凶手,只在闹,戴好女肯定藏了一笔钱,是不是被谁吞了?暗指同屋女工或宝脂堂。
查此案的是府衙几个比较圆滑的老捕快,慢悠悠地查着,任凭戴家兄弟闹。
这几个外县的憨子,难道以为闹闹就能拿住宝脂堂这样的大商家?
果然没两天,戴家兄弟便不闹着说是宝脂堂或工坊的女工偷了大姐的钱,改口为肯定大姐有个野汉,被人骗财后处理了。
老捕快顺着他们说:“当真如此,案犯往港口哪条船上一跳,天南海北,漂摇而去,可就不好找了……”
戴家兄弟跳脚大骂,似也认下了这个说法。
老捕快遂吃下定心丸,随缘查之。
若不是第三名女子遇害,戴好女的案子可能便如此随缘一阵儿,即被草草填上几笔,扔进卷宗堆,或又在数年后,誊抄整理档册时,被人一不小心遗漏,从此再不会有谁记得。
这件案子是从第三名女子被害后,才闹大,备受关注。
第三名被害的女子姓簟,名叫小筠,遇害时十七岁,尚未成亲。她的母亲是明州城有名的孝妇。
鲜戴谈起如何认得几位遇害的女子,都吞吞吐吐,需史都尉白如依等人反复询问,才能令他吐出全部真相,唯独谈到簟小筠时格外顺畅痛快。
“这姑娘,在城里挺出名的。好多人都认得她。唉,小姑娘家家,遭这样不幸,按理不当这么讲,但诸位大人多从她这里查一查,说不定能快点破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