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陈景恪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目前来看还算成功。
所以他才顺势推出了大同思想,就是要尝试完成思想上的大转折。
他只弄出了一个框架,而没有面面俱到。
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另一方面是给其他学派留下生存空间。
这样就能减少阻力。
他从来没有想过,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那个人的功绩。
但他要给世人树立一个标准,一个很高很高,无限接近于那个人的思想的标准。
即便三代五代,十代二十代人都无法完成,也无所谓。
种子已经种下,总有一天会发芽结果的。
现在对官僚体系的重构,就是一次触及本质的变革。
不只是增加职位那么简单,更是要把政府机构的职能,从治心向治事转变。
陈景恪停了一会儿,给众人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
“基于以上原因,之前的官职设置非常简单。”
“一个县才两三个命官,其余都是辅佐的吏。”
“一旦朝廷想做什么事儿,就会发现人手不足。”
“不可能指望这两三个人包管一切,不说能力问题,精力也不足。”
“大明变革推进效率低,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