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而轻外,经典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我们领悟真意,掌握其中的理。”
“故而内容方面过于随心。”
说是随心,其实就是零碎,想到哪就说到哪。
前一篇还在说学习的重要性,下一篇就转成如何做人了。
而且先贤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感悟‘理’。
重点在于感悟‘理’,不在于看了多少书。
如果不能悟到其中的理,就算把所有书都看了也没用。
如果看一篇就能悟到其中的理,那剩下的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哪怕先贤经典少了几篇,都没有任何影响。
“安平侯的大同世界,更注重逻辑性,整部书前后相连。”
“缺了任何一篇,其意就不完整了。”
“非但如此,安平侯还对先贤思想做了系统性梳理……”
“其心胸之宽阔,实在让人敬佩。”
看着曹端一副心服口服的模样,众人都觉得有些诡异。
你一个理学未来领袖,这么夸对手吗?
不过他们倒没有认为曹端要改换门庭。
之前陈景恪当众说过,曹端要改良理学。
对其进行了高度赞扬,并表示会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