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具体有多重要,在华夏文明体系里,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能真正领悟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即便有人告诉他们原因,因为缺少自己的理解,感悟也不是特别深。
所以多数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只是觉得分析的很透彻,观点也很独特。
天赋人权听起来似乎也有那么一些道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而是后面的《国》《法》《君》《民》等篇章,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人性需求理论,大同世界不同阶段的标准,他们反而觉得更有意义。
这些人或大受启发,然后潜心研读。
或张口大骂,认为大逆不道。
甚至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写奏疏,弹劾陈景恪毁谤君主,当以谋逆罪论处。
但学问深到一定境界,已经通达明理的学者,却都视此篇为最。
将大多数精力,都用在了研究这篇文章上面。
即便是抱着别样目的,反对陈景恪思想的人,都不得不沉下心来研究。
——
皇宫里,看到弹劾陈景恪毁谤君主的奏疏,朱雄英乐了:
“这些人怎么比我还敏感,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陈景恪无奈的道:“没办法,坚守了千年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